你的位置:首页 > 心理动态 > 个人成长

我是我,你是你|如何捍卫心理边界,适度表达攻击性

2022/3/30 0:28:14      点击:
 01 
 心理皮肤与个人边界 

 
每个人的身体表面都有一层生理皮肤,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功能是否良好也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皮肤可以为我们提供严密的保护,免疫,保温等功能,也可以通过排汗降低体温,排出毒素,可以决定什么可以吸收什么需要隔离,在自然环境中维护人体的生理机能。

而在人格与心智层面上,每个人同样存在着一种“心理皮肤”,它的功能与我们生理皮肤类似,都是自身边界的形状:自我在这里结束,环境和他人从这里开始。
 
 
心理皮肤会为我们界定自我和他人的边界——心智层面的感受,想法,需要,权利以及责任,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

同时,它也能根据我们自身的意愿决定哪些经验可以进入我们的内心,对我们造成影响,哪些却不能。

一个人心理皮肤的健全完整在ta的人际关系,内在感受,生活状态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的缺失或损害也都会或多或少造成我们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困境。



正如生理皮肤的形成会经历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心理皮肤对于人格来说也不是天生就具有的。

根据临床的婴儿观察以及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的理论,一个人人格结构的产生和巩固主要取决于早年婴幼儿期与照料者的互动,其中也包括自我意识的产生分化与心理边界的形成。

一开始婴儿没有自我意识和心理边界,ta在心智上与母亲融为一体,处于融合共生的状态,ta的感受和需要就是妈妈的感受和需要,我的就是你的,不分彼此,也无需语言的沟通。


此时一个足够敏感专注于孩子的母亲也会和婴儿保持着一种母子连心的“母爱灌注”的状态,她会及时响应孩子,理解ta的感受和需求,使婴儿在最初的心智体验里建立了基本的安全感;同时,面对婴儿有些破坏性的“攻击”,母亲的耐心与接纳使得母婴关系具有了“抱持性”的特点,母亲不会因为自己的烦躁和愤怒反过来攻击惩罚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攻击”可以摧毁母亲对自己的爱,从而失去唯一的爱的客体。

母亲对攻击的接纳与理解也让婴儿体验到自己的攻击冲动没有那么可怕,有足够安全稳定的关系可以承接这一切;这种关系和客体的“幸存”,也使婴儿感知到母亲不但是稳固的,而且是独立于自己与自己不一样的人,不是自己的一部分,也不是自己想毁灭就会自动消失的。同时自己也不是全能的,这个世界并不是自己意愿的延伸。

这个经验的过程慢慢的使婴儿在心理上与母亲逐渐分化为两个人,各自独立,也是在人格上心理皮肤与边界的形成。


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婴幼儿开始理解和使用“我”和“不”这两个重要的表达,自我意识,自我诉求在使用“我”这个主语前提下才会更加稳固和清晰而对别人说“不”,也是建立在自己的立场意愿的前提下,表明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和不同。



当然,如果一个人在心理分化独立的过程中受阻,经历了一些不够理想的养育环境,对于心理边界的形成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许这种影响不仅会表现为常见的难以拒绝他人过分的要求,无法表达愤怒;也会体现在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无法与他人划清界限,过度承担,内疚自责,不能明确和坚持自己的需要

因为心理皮肤并不只是一个静态的,思维情感上的边界,也是一种体现在行为选择,人际互动中的综合模式;对内对外,在想法,情感和行为多方面时刻发挥着作用,它既需要清晰度和强度,也需要通透与弹性,在不同情境不同关系中有不同的表现。
    

 02 
 现代社会对独立个体的要求与相应的责任 


长久以来,我们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和人情社会的现实,容易让我们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处于边界模糊的状态里。

历史上人口密集的需要治水的农业文明,需要大规模人力协作和有效的社会管理,在这种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背景的基础上,建立起家国同构,以家族群体为基本单位的社会关系模式,并努力实现文化伦理和生活观念的统一:

所有的个体都会被一套共同的价值体系所定义规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种大一统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独立的个体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危险的。


人的意义与价值只取决于ta是否很好的履行了文化赋予ta的身份角色,与其他人的期待保持一致。

在前现代社会的历史中,这种传统的模式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回到我们现今的生活,当你用时间刻度标明你一天或一周的工作安排,你区分了协作中你与他人在时刻上的不同位置与边界;

当你在订单和登记表上填写你居住或工作的地址,你也在空间维度上精确定位了你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当你签署合同,承诺并履行甲方或乙方的权利和责任时,你也在法律和利益的层面上与合作方界定身份,划清责权的边界。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会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独立清晰的界定自己的身份,提出自己的诉求,坚持自身的立场并承担个体的责任。而这些的前提,是要求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心智上清楚自己是谁,自己要成为什么角色,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在哪,自己要为哪些选择判断和行为负起责任。

自己是谁并没有单一的标准答案,你需要在多元化的环境中自己探索和创造,家人和权威并不能定义你全部身份和价值。。。。

这一基本的现实会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也是个体产生严重适应不良的重要环境因素。


 03 
 心理边界的侵入与损害 


生活中心理边界被侵入损害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直接粗暴,有的隐秘难以察觉。它对我们的情绪体验,行为观念等方面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以下从方式,感受和动因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1.侵入的方式:突破与混淆;转移和绑架  

一个人会对自己的所有物,生活空间,时间,管理的事情,拥有的权利有一种自然的支配权,这种自主的支配也是生活中安全感,掌控感的重要来源。

当你的东西不经允许被他人使用;你的房间无法锁门或被监控;你的时间安排不由你说了算;你的日记和隐私被人偷看;或是你自己的重大决定却由别人操控与决断,这种状态就是对你边界直接粗暴的侵入。

当然,很多事情如果掺杂了情感的理由,会让这种侵入变得难以识别和拒绝,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以“为你好我才xxx”,“因为你我才xxx”为由混淆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边界。


父母“以爱之名”做出孩子并不领情的付出;夫妻“为了孩子”彼此折磨不能离婚,貌似把自己选择和行为的动机归因到孩子身上,实则不能如实的看待自己真实的需要,不能真正面对自己内心的脆弱。

对于并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的孩子而言,这种混淆和情感裹挟也是一种伤害,会让ta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父母的行为,从而感到焦虑自责和恐惧。



人际边界的混淆也会体现在责任,义务的转移和道德绑架上,一些人会不自觉的认为别人在感受,想法和行为上应该与他们是一致的。

他们会用传统,观念,道德上的一些准则单方面的界定你的立场,例如“不转就不是中国人”“是男人就该xxx”等等。

这种思维认知忽视了人之间的差异性和个人的主体性,以为别人的立场和动机可以由自己评判和决定,替别人下结论。


同时,对人际边界缺乏尊重也会导致希望别人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把属于自己的责任义务以人情世故之名转嫁到他人身上。

如果别人不能揣测到自己不想说出的意图或感受,就会责怪他人不懂自己,没有“眼力价儿”;自己内心的痛苦也总是通过改变别人的方式进行化解。

这种混淆会把人际关系再次退回到母婴共生的融合状态,不分彼此,自己也像婴儿一样不能自主承担责任。


2.被侵入的感受: 愤怒,焦虑,自责,无力   

当一个人的心理边界被侵入时,ta自然的直观感受就是愤怒,这种愤怒面对的是一种被控制和剥夺的感觉,那个本应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权利因为被占据而需要捍卫。

愤怒的力量可以让我们说不,拒绝或进行抗争。愤怒的情感本身不会伤害任何人,只有基于愤怒的行动才会伤人


 
而当愤怒一再被压抑否认,它会慢慢转化为自责和焦虑:愤怒的攻击性无法自然直接的指向外部,就会内转为对自我的攻击,觉得都是自己不好,造成了目前的困境;当人长期无法体验到对外界明确的敌意时,这种连自己也感受不到的愤怒也会变成一种泛化的焦虑,整天惴惴不安又不知道具体担心什么。

此时对于心理边界是否被严重侵入自己也是缺乏觉察的,久而久之会经历到一种无力无能的感觉,甚至陷入抑郁。


3.无法划分维持边界的心理动因

 心理边界的划分与维持,核心因素在于要有一个清晰稳固的自我

自我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结构,它会持续的告诉我们“我是谁”、“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想法是什么”、“我想要什么”,以及“哪些事哪些感受和想法是我的,哪些是别人的”。

这个过程伴随着自我觉察和体验,你对自己是否了解?是否关心?是否喜爱?你是否觉得安全?是否能够信任自己和他人?是否可以让自己满足?是否可以不控制别人也不被别人控制?

一个人对自己觉察了解定义得越多,ta自己的心理结构就越完善,与他人的边界就越立体越清晰。
 

当你发现自己很难划分且维持住心理和人际边界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可能就是你的“自我”还不够清晰稳固:也许在情感和需求上你很难独立支持自己,不敢有违他人的期待;也许从小到大,家人对待你的方式就是边界不清,充满侵入和控制的,这也让你缺乏自主的空间,只懂得顺从与控制。

而一个人的心理皮肤、人际边界也是与ta个人成长同步,当你足够安全,足够强大,足够独立的时候,你就可以用人际的协作与博弈取代控制与服从,也可以明确地告诉世界你是谁,你要去哪里,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你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04 
 适度表达攻击性,捍卫自身的边界 


很多心理和行为问题都曾经来自关系和体验,转化之道也还是再次回归到关系和体验。如何通过攻击性的表达捍卫自己的心理边界,我们可以从认知,感受和行为三方面尝试改变:

1.认知层面 

首先需要松绑的是:自己表达攻击性和直接攻击别人是有区别的;允许自己体验愤怒和基于愤怒的行为也是有区别的。

愤怒和攻击性不在于伤害指责别人,而在于表达和保护自己,明确自己的边界和底线,对侵犯自己空间和权利的行为说不。

当你表达的重点是在自己,而不是针对别人时,你的言行就可以避免你所担心的破坏性。
 

其次,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边界在哪,等着别人去定义你,挑战你的底线,结果都会很被动,以至于忍无可忍。每当面临人、事、情边界混淆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还是别人想要的?”,“这是我的事还是别人的事?”、“这是我的感觉还是别人的感觉?”。想清楚了,你自己才能更主动,不容易被别人的道理所迷惑。

最后,一再沉默与回避,等同于默许别人对待你的方式,不表态不做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和态度,你自己也要为边界问题上的不作为承担后果和责任。

人际关系的模式都是互动中形成的,别人对你一再地侵入和控制,一定程度上也有你自己默许的贡献,他人对待你的方式有时也是你教会的。

2.感受层面

情感比想法复杂的多,无时无刻不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有所呈现。

当我们想要对内心具有攻击性和张力的感受保持开放,允许自己去体验愤怒,不满,敌意和恨的感受,就要与真实的自己保持连接

在主动捍卫自己边界时,我们无法为了愤怒而愤怒,理解了道理但缺乏真实的感受,这种捍卫也会变得空洞无力。


如果你很难直接体验到自己的愤怒,而是被一些其他更强烈的情感裹挟,诸如恐惧,焦虑,内疚,自责,或是无力感,那可能就需要一个具有抱持性的支持你的人际关系,帮你建立起安全稳固的属于你的心理空间,这种亲密关系可能来自亲人朋友,或者是心理咨询师。

在不被控制或绑架的关系里,你可以有机会探索,感受和表达你自己,卸下过度承担的责任和情感包袱,慢慢熟悉并信任自己的感觉,站稳自己的立场。

3.行为层面   

道理再明白,内心戏再丰富,如果没有切实的行动,你的困境依然不会改变。

自我表达时以“我”开头描述自己的感受,阐明自己的立场,比以“你”开头去批评指责对方,会更有建设性地捍卫自身的边界。

在愤怒中攻击报复别人可以宣泄自己的怒火,但并不能使他人更理解和尊重你的立场和边界。

你言行的攻击性主要体现在自我人格的强度和不可侵犯性,当你表达你的坚定,自信,果断和理性时,你也在独立的以成年人的姿态为自己负责。
 

对于需要妥协和让步的情境,你知道这个行为是你主动的选择,不是被迫的服从,心态上是情愿的接受的,你为了更重要的目标和诉求只能做出妥协和牺牲,这是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代价,能做到这点,你才不会把情绪或责任转嫁他人,怨天尤人或觉得委屈。

人际协作中,边界也同时伴随着规则,事情归事情,情感归情感,理性的人会分得清。

了解自己真正的动机和底线,最终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

听其言也要观其行,如果发现自己道理都懂就是无法实践,无法做出违背自己一贯人设的事情,可能就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咨询情境下探索自己到底被什么因素卡住了。



本文引用自简单心理 http://www.jiandanxinli.com/